想要友嘉實業股價諮詢查詢歡迎直接來電~0917-559-001<----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T大使培訓開跑 促產業數位轉型
2020-12-15 09:43經濟日報 徐谷楨
為加速產業數位轉型,經濟部推動「數位青年轉型種子賦能計畫(簡稱T大使計畫)」,歷經2個月密集面試與甄選後,昨(14)日在2家響應企業──台灣微軟、台中精機辦理第1梯次開訓典禮,兩地共120名青年,洋溢熱情與活力。
T大使計畫是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為加速推動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所研議的重點計畫,主要在培育剛踏出校園的青青學子成為產業數位轉型種子,協助產業進行數位轉型布局,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
科技部長兼任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召集人吳政忠、行政院政委唐鳳、經濟部主任祕書陳怡鈴,在兩地「站台」直播連線,會後也親切地與現場學員們合照,顯示對T大使們的高度重視。配合防疫,現場人員特別準備印製有「喵鳳」剪影圖象的口罩提供與會者配戴,增添看點。
官民合作 提升數位化能量
吳政忠表示,我國半導體產業及電腦周邊在今年前3季獲利大幅成長,顯示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加速各界「數位轉型」步伐,放眼未來10年,社會萬物聯網,更需要具備數位能力的人才,有別於過去著重大型企業、製造大廠的數位化,政府將攜手民間中小企業,聚集各領域年輕學子,一起提升各地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能量,而通過成為「T大使」者,也定有亮麗的未來。
唐鳳在台中精機現場連線指出,T大使計畫重視「跨場域、跨領城」2大跨域概念,讓數位科技與傳統產業之間的人才可以對流、整合與溝通,也不集中台北,而是能移動到中、南部場域或連線協助中、南部企業。
陳怡鈴進一步說明,T大使計畫以數位轉型企業場域實作為主要訴求,參與青年除經過面試遴選外,並須通過性向及職能評量,再透過具有國際企業經營經驗的業師,帶領其思考、規劃企業數位轉型方向與要務。
開訓首日 兩地連線訪企業
因此,T大使們的開訓日,採台北、台中兩地連線及企業參訪,第1天即體會到企業實際推動數位轉型工作時的需求,在全台北中南東4區分別展開的2周集訓及24周的企業數位轉型方案實作,也將秉持累積數位轉型量能初衷,並與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決策圈產生高度互動。
前健鼎科技總經理蔣泱泱是T大使跨領域業師之一,他提到,受到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祕書葉哲良感召,希望自己的經驗、人脈提攜更多的青年成為企業數位轉型人才,找了多位業界好友如世成科技董事長陳吉元加入,也感謝友嘉實業總裁朱志洋大力支持,讓友嘉及關係企業台灣麗偉電腦機械,均成為此計畫的實作場域,號召台灣產業界一起動起來,幫助台灣更上一層樓。
中小企業處表示,T大使計畫吸引超過2,000人報名,第1梯次通過面試者共120人參加14日的開訓,分為智慧製造、智慧服務、人工智慧及數位行銷4組,其中,今年甫由亞洲大學視覺傳達系畢業的洪郁珽指出,她在網路人力銀行得知T大使招募訊息,企業實作經驗是最吸引她報名的一點。也是今年畢業生的鍾涵,念的是音樂工程,與擔任產業分析師父親討論過,韓國的娛樂公司好幾年前就有AI部門,希望未來貢獻所學,增添音樂產業的數位能量。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搭平台 第三期社團負責人創新視野
20:442020/11/27 中時 劉宥廷
會員總市值約占全台上巿櫃公司20%的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26、27日一連2天在高雄舉辦第三期社團負責人研討會,該協會理事長、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不同領域的社團負責人齊聚一堂,透過共享資源、拓展人脈、共同學習等,開創負責人創新視野,甚至有合資、合作的未來性。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理事長朱志洋指出,目標是兩年內會員數從200家增加至300家,每年依據不同主題,針對台灣上市上櫃1700家企業,選拔傑出企業家獎,並舉辦女力論壇及社團負責人研討會。
其中舉辦社團負責人研討會,希望共享資源及拓展人脈,提升視野為目標,透過研習有關財經、文化及企管等議題,充實並提升具有影響力的社團菁英,使其成為立足台灣,面向全球的優秀社團領導人。目前已舉辦三期研討會,約有130位社團負責人、理事長參加。
第三期社團負責人研討會,講師陣容有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清華大學教授包盛盈、福邦證券金融集團董事長黃顯華、住邦佳士得創辦人劉陳傳,以及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理事長、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
陳肇隆和吳寶春兩位都是世界級的頂尖人物,但成長過程卻完全不同路線,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發起人施明豪引述莎士比亞曾說,「不管你是鞋匠、你是木匠、做好你自己就是社會的主角」,這兩位主講人也給參加培訓的社團負責人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在自己的領域做好自己做到最完美,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主角。
朱志洋也期勉培訓的社團負責人們,擔任一個負責人,不論資產有多少個零,最前面一定要有個一,而這個一就是健康,另一個就是要有抗壓性,不要太鑽牛角尖給自己太大壓力,要適度紓壓,才能有清楚的腦袋去面對問題、找尋解決辦法。
第三期社團負責人研討會成員有中華貨幣金融協會、天逸金融集團總裁溫峰泰 ;台灣浪板型鋼產業協會理事長、慶大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恒茂;高雄市雄商商工家長會會長、瓏程企業總經理張育彰;高科大EMBA校友會理事長、正修興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正修;工商婦女會理事長、清展科技監察人陳白沼;中山大學仕女會、名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惠玲;高雄市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華淵不動產董事長陳聯興;燈塔扶輪社社長、浮樂德企業董事長黃春明;永大食品董事長蔡耀輝;濟世中醫集團副董事長顏君恬;高雄市慈善聯合總會前理事長、奇賓機械公司董事長蘇金樹等50位。第三期社團負責人研討會傍晚結業,由溫峰泰擔任會長,並推選出10幾位副會長。
合作20年助攻友嘉轉型 大塚資訊以專業服務獲客戶信賴
尤嘉禾 2020-10-27
友嘉實業是台灣工具機史上的一頁傳奇,1979年創立時,年營業額僅有新台幣百萬元,41年後的今天,這家公司兩岸的年營收破百億,如今已是台灣第一、全球第三大的工具機大廠,工具機事業部總經理李進成指出,不滿足現況、持續精進轉型是友嘉成功的關鍵,在轉型過程中,大塚資訊的數位專業支援則是重要助力。
李進成回憶,1979年友嘉成立,在生產傳統工具機台的同時,也投入技術研發,10年後推出第一台CNC數控加工機後,公司不斷調整營運模式,2011年友嘉營業額一舉衝到新台幣128億元,成為台灣工具機龍頭,不過也在此時,李進成看到危機所在。
當時泛用機市場廝殺嚴重,因此友嘉決定轉向投入高階5軸機、Turnkey Solution這類型有競爭門檻的高加值市場。李進成指出,要從熟悉、簡單的泛用機轉往高加值市場並不容易,高加值工具機必須軟硬整合才能創造出差異化,而在此時,大塚資訊就成為友嘉轉型的最佳戰友。
李進成進一步表示,友嘉的智慧化布局可以快速完成,除了自身全力轉型外,大塚資訊在這當中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從2002年合作至今將近20年,大塚資訊陪著友嘉一路轉型,提供各種專業工具與相關諮詢,並且依據友嘉的設計流程,量身定製企業的數位化導入計畫,從設計手繪進入到全面2D數位化模型,協助設計人員建立數位化資產,透過數位化資產的運用,減少設計錯誤率與重用率。此外透過大塚資訊協助所開發的工具機應用客製化程式,也簡化了流程大幅縮短設計時間。
除了軟體好用之外,會採用Autodesk品牌的另一關鍵,在於大塚資訊的專業服務。李進成指出,友嘉的自動化軟體需求不僅複雜而且數量龐大,為此大塚資訊在透過專業協助平台上線的同時,也特別為友嘉實業量身打造,開設專屬免費課程,訓練友嘉員工使用平台。
隨著工具機市場的瞬變,友嘉也在大塚資訊協助下,設計人員全面使用全3D作業流程,透過Autodesk 3D的參數化設計,進一步建立工具機的標準化、模組化,透過使用2D及3D的客製選配,從訂單到2D圖、3D模型及入庫管理自動化,大幅提升友嘉在提案與設計上的直覺性與便利性。
為了因應友嘉的大陸製造、台灣接單研發、全球出貨的營運體系,實施資訊整合化,將台灣與大陸的研發資料統整,讓設計資源能夠共享,以達成資訊正確性、唯一性;隨著智慧製造的發展,實施單機智能化,以產品做為服務為核心,建構工具機智能製造-數位化工廠,設備間的溝通協同成為趨勢,工具機的規格愈來愈標準化,客戶需要的是小量彈性生產,當軟體與服務成為關鍵時,工具機就不是機械業,而是資訊服務業,藉由大塚資訊推動產品虛擬設計、創新服務與智慧製造,協助友嘉工具機成為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最佳選擇。
從工具機智能製造演變到工具機智能服務,像是近期協助導入的AR/VR工具,就可讓友嘉的研發單位用視覺技術,快速了解機台和產線的架構和運作狀態。李進成表示,這幾年數位轉型和智慧機械成為製造業最重要的趨勢,大塚資訊的專業和服務品質成為友嘉轉型的重要助力,「現在我們雙方已經成為策略夥伴,未來將會互相提供資訊,在智慧轉型之路持續走下去。」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 掌上市櫃公司協會
2020-09-15 01:00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北報導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昨(14)日舉行第二、第三屆理事長交接典禮,在行政院長蘇貞昌監交下,原任理事長、台達電副總裁蔡榮騰卸任,交棒給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第三屆副理事長,分別是大聯大投資控股董事長黃偉祥、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佳世達科技董事長陳其宏;常務監事是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
朱志洋表示,他上任後的重點工作,首先要在二年內將會員數衝到300家;每年並依不同主題,針對1,700家上市櫃企業,選拔傑出企業家獎。以今年為例,就將選拔「因應疫情挑戰表現傑出企業家獎」,明年為「傑出二代CEO獎」。
其次,針對近年來女力意識逐漸崛起,在職場上女性企業家的參與程度逐漸提高,且紛紛在不同領域中嶄露頭角,協會也將舉辦「女力論壇」,從多方面探討女性的領導特質及分享成功經驗。
工具機公會今舉辦工具機口罩國家隊感恩會
台灣疫情緩解之際,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16日舉辦工具機口罩國家隊感恩會,由理事長許文憲主持,副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受邀出席頒發獎座給上銀等29家企業、以及近250人第一線支援英雄。
農曆年後,爆發新冠肺炎疫情,2月初,爆發口罩荒,兼任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名譽理事長的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現任理事長許文憲出面籌組口罩國家隊,支援政府建置92條口罩機生產線,將原本半年以上工期大幅縮短為40天,提前交機,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工具機公會表示,政府對這些參與口罩機產線建置的工具機業者,賦予工具機口罩國家隊名號後,社會各界感謝狀,紛紛寄達工具機公會及參與的各家公司,字裡行間充滿感謝及鼓勵。
許文憲表示,平時工具機同行競爭激烈,這次號召組工具機口罩國家隊,大家都願意鼎力支援,派出都是各家公司的菁英及資深專業經理。支援過程中,員工薪資、加班費及交通費都是各公司自行負擔,中南部工程師支援的住宿費用則由工具機公會全額支付,展現工具機產業一次大團結的機會。
工具機公會因疫情影響,延至今(16)日舉辦工具機口罩國家隊感恩會,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副院長沈榮津及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都受邀出席,頒發感謝獎座給哈伯精密、台灣瀧澤、東台精機、東捷科技、靄崴科技、永進機械、友嘉實業、亞崴機電、程泰機械、上銀科技、大銀微系統、台灣引興、普森精密主軸、協易機械、三鋒機器、東培工業、慶鴻機電、盈錫精密、高明精機、台灣麗偉、得大機械、鍵和機械、新穎機械、高鋒工業、嵩副機械廠、凱柏精密機械、吉輔企業、崴立機電極大立機器等29家工具機廠及零件業,以及近250位第一線英雄,表達政府感謝之意。
許文憲表示,台灣接二連三遭逢中美貿易戰、疫情及大陸水災等黑天鵝襲擊,尤其工具機出口70%,今年工具機出口及產值要看貿易戰及疫情有無緩和跡象。以目前工具機廠及零組件業第三季接單比第一、二季更差,第四季「挫咧等」,令人擔憂。
許文憲致詞時也為工具機業請命,呼籲政府持續提供企業紓困方案,重要是擴大內需,學校等單位採購國產工具機。此話一出,也獲蘇貞昌善意回應表示,紓困3.0方案,下週行政院會通過後會送立法院同意,政府也會補助教育部預算,讓技職學校等單位,加速汰換設備。
友嘉總裁朱志洋:集團旗下歐洲四大品牌正式技轉台灣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今(8)日宣布,集團旗下歐洲四大品牌包括Hessapp、JOBS、MAG及SlGMA,已正式技轉台灣,相關產品並陸續進軍台灣內需市場,及回銷歐美等地區。
朱志洋今天參加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獲總統頒發國家卓越成就奬後,作了以上表示。他指出,美中貿易戰影響深遠,明年工具機產業「鐵定不會好」,不過在五軸等中高階產品,因為智慧製造需求未減,受影響程度也相對較小。
朱志洋指出,雖然近期新接訂單明顯減少,但各家廠商在手訂單多正常出貨,他預估到明年第1季末,隨著訂單陸續消化完畢,屆時苦日子才會真正到來,大家必須加快速度轉型升級。
面對此不利環境,並配合集團股票上市,友嘉採取的策略,就是由歐洲高階產品品牌技轉給台灣子公司,以「中高階產品技術與品質,價格卻只有歐洲一半」的利基來搶市,而這些最新推出的產品,都將在明年3月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及4月北京機床展中首度亮相。
朱志洋以Hessapp立車自動產線為例,歐洲原廠售價要6,800萬元,台灣產製只要3,400萬元;估計光是這項產品,一年即可帶動至少9億元業績。
另外,SlGMA五軸加工中心機已回銷義大利,MAG臥式加工中心機銷往美國,JOBS則為五軸龍門機等,主要鎖定航太丶汽車加工市場。
朱志洋表示,集團在台灣將透過技術移轉及落實精實生產來推動轉型升級,預計包括小型車床、立式加工機的平均單價,可由目前的200萬元提升至280萬元,第二階段在三年內,平均單價要倍增至400萬元。
談到美中貿易戰,朱志洋不諱言,這場貿易戰恐將無法在短期內落幕,尤其又有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捕事件,無異雪上加霜,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以友嘉集團為例,今年上半年可說是大豐收,大陸各廠上半年業績平均成長15%至20%,但下半年「開始欠收」,8月起衰退10%、9月衰退15%、10月衰退20%,到了11月更衰退達30%。
面對國內已有部分工具機應廠開始休無薪假,朱志洋強調,儘管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但友嘉集團今年獲利表現還是不錯,所以他已下達指令,告訴員工公司不會放無薪假,請大家放心。
據了解,友嘉集團母公司友嘉實業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去年合併營收即達222億餘元,營業毛利49億元,平均毛利率22%,稅前淨利16.1億元,稅後純益1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98元。
「其實大家也不必悲觀!」朱志洋說,美中貿易戰剛開打時,大家不知道何時落幕,因此觀望;如今,大家知道這場貿易戰要打很久,反而有心理準備,「該作決策的,也要決策,該作投資的,也要投資了」,預期明年下半年市場會逐步回溫。
友嘉將五合一 拚股票上市
全球前三大工具機製造集團友嘉集團加速推動股票上市,總裁朱志洋16日宣布,台灣的友嘉、松穎及勝傑等五家工具機廠,將於今年底整併為一家公司,今年營收挑戰17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工具機廠。
稍早包括和大、程泰等大廠,都表示將啟動國內工具機廠的整併或購併計畫。目前,友嘉集團在台灣擁有友嘉、松穎、勝傑、麗偉及眾誠等五家工具機廠,去年營收合計約140億元。
「今年是友嘉集團資源整合年」,朱志洋說,除了台灣,包括亞洲、歐洲及美國等各地子公司,預計最快今年底、最慢明年上半年整併為一家公司,名稱訂為「友嘉實業集團(FFG)」,2020年完成股票上市。
朱志洋說,友嘉推動整併,主要考量全球資源整合。以台灣為例,集團旗下包括義大利JOBS、SIGMA、RAMBAUDI及瑞士Pfiffner等大廠,有關汽車、航太加工設備技術都陸續移轉台灣,全力搶攻內外銷市場。
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群在全球擁有37個品牌、50個生產基地,遍布德國、日本、義大利、美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等十大機械製造國,集團去年工具機事業群營收超過700億元。
兩岸智能設備製造論壇16日在鄭州登場,朱志洋在會中作了以上宣布。友嘉集團在鄭州規劃的「友嘉精密機械產業園區」,總開發面達2,000畝(約40萬坪),這是台資企業在大陸最大的工具機生產基地。
其中,第一期460畝廠區預計三年內完成開發,屆時年產值可達人民幣30億元。目前,第一期已有三棟研發中心、一棟生產廠房及員工餐廳等設施,將於今年底完工投產。
當地政府還特別斥資人民幣12億元,在園區內開闢一條長15公里、八線道的「志洋路」,這也是大陸第一條以台商名字命名的交通主幹道。
朱志洋指出,全球汽車、航太、能源、軌道及半導體產業,對生產設備需求持續升溫,他預期,今年友嘉工具機營收可望有10%至15%增長。
友嘉16日就與山東泰汽集團簽約,泰汽一口氣向友嘉訂購三條共人民幣2億元的新能源車產線;另外吉林通用集團也訂購一條汽車產線,後續還有九條產線陸續交貨,總金額人民幣3億元。
友嘉集團整併 2020年上市
全球第三大工具機廠友嘉集團,去年總營收超過700億元,昨(7)日舉行員工運動會暨尾牙,總裁朱志洋宣布,友嘉今年將啟動旗下公司整併,包括亞洲、歐美各地的37個品牌、50個生產基地將整併為一家公司,集團並訂2020年股票上市。
配合集團整併與股票上市,友嘉也與IBM合作,預計以一年時間,將全球資訊管理(IT)中心遷移到台灣,全力推動大數據、物聯網及AI人工智慧。
朱志洋指出,今年全球工具機景氣持續升溫,尤其中國大陸受到汽車、航太、軌道運輸、能源及基礎建設帶動,加上自動化已成趨勢,均激勵市場對工具機設備的需求。
他強調全球工具機產業將是「大者恆大」,友嘉集團整併主要考量資源整合,未來包括台灣、中國大陸、日本、歐洲等地區,都將整合成一家公司。
目前,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群在全球擁有37個品牌、50個生產基地,遍布德國、日本、義大利、美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等十大機械製造國。
其中光是中國大陸廠去年營收就達285億元、年增27%,今年目標挑戰350億元、年增約23%。
友嘉集團昨天舉辦台灣區第三屆聯合運動大會暨尾牙活動,台灣各廠約850名員工參加。
友嘉已連續二年成為中國大陸工具機第一大品牌,其中集團旗下MAG,去年在中國大陸的營收就達120億元,今年目標上看130億元;友嘉位於鄭州460畝新廠預計今年投產,將為集團營運再添動能。
至於台灣內銷市場,朱志洋預期今年業績看增3倍,主要因為集團旗下義大利JOBS、SIGMA、RAMBAUDI及瑞士Pfiffner等大廠,有關汽車及航太加工設備技術都陸續移轉台灣,全力深耕市場。
據了解,華擎積極擴增汽車發動機產能,最近已向MAG採購130萬美元的加工機設備,而Pfiffner也陸續接獲汽車等廠大單。
友嘉大手筆 拚全球工具機龍頭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斥資1,800萬歐元,包下1整個展館參加18日登場的歐洲工具機展,成為海外最大參展廠商;他昨日並宣布,7天展期,接單目標2.5億美元,為2025年工具機事業營收突破千億元,從全球第3大工具機集團躍升為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鋪路。
朱志洋指出,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好轉,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大陸前7月接單年成長8成以上,全年出貨估年增30%、接單年成長超過70%,全球銷美國訂單年增25%、出貨年增20%。相較下,歐洲因今年選舉頻繁,僅年增5%-10%,全年預計成長15%。
朱志洋表示,集團目前工具機事業共計37個品牌、50個工廠,歐洲市場佔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營收40%至45%,是很重要市場,今年參展現場接單目標訂為2.5億美元。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今年包下漢諾威第14館,展出今年新增剛併購義大利TACCHELLA等3家磨床廠、日本SNK,總計23個品牌,使用攤位面積6,700平方米,參展規模接近排名第5大參展國的瑞士,是美國1.2倍、大陸1.6倍,也是全球第2大參展廠商,海外第1大參展廠商。友嘉集團大手筆在漢諾威機場內及漢諾威展館外張貼總長達230米的FFG集團廣告,動員300多位業務及行銷人員在現場接單及講解產品,這次參展費用約1.800萬歐元。
友嘉集團這次除展出應用在智慧汽車、航太、軌道工程、模具及消費性電子等產業的五軸加工中心、車銑複合機、立臥式加工中心、大型龍門加工中心、搪床及磨床等43台高階機台,5條智慧製造產線外,闢出智慧機械4.0國際聯盟展區,合作夥伴有德國西門子、BOSCH、KUKA、日本發那科、美國微軟、ROCKWELL、奧地利B&R、法國達梭及台灣台達電等廠商。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目前在全球汽車業設備廠商排名居冠、航太設備排名第2、能源產業設備排名第3、軌道運輸設備廠商排名第5,預計2025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營收突破新台幣千億元,在全球排名從目前第3大躍升為最大工具機集團。
友嘉攜微軟、We Jump 智慧機械搭VRAR熱潮
VR與AR的應用場景有哪些?不只是影視電玩等層面,還有更廣大的應用市場。全球第三大工具機製造商友嘉實業集團(FFG)與AR研發商旺捷數位(We Jump)合作推出AR在工廠設計、機械模擬、維修與人員培訓等藍海應用。
We Jump總監林閔瑩指出,We Jump持續會著眼在「介面科技」(Interface Technology)為各產業提供更創新的服務。此次與友嘉的合作也「擴增」了智慧機械的範疇,希望看到這個模式在工廠、建築營造業可以複製下去。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特助暨工業4.0事業部總經理馬仁宏博士指出,工廠有其生命周期,VR與AR在其中每個環節皆有其應用案例成為「虛擬工廠工程三部曲」,透過軟體商開發設計與模擬的軟體、VR頭盔可預先呈現工廠與機械的空間感與相對位置,在這些部分完備後,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工廠空間與機械作業環境的實際施作情形。
馬仁宏也說,本次和微軟Azure Cloud、HoloLens及We Jump的AR技術「跨產業合作」,搭配整體雲端訊息環境,可以讓使用者即時回饋設備異常,並讓現場維修人員的有更完整即時的輔助,也可以延展到人員的教育訓練上,大幅強化管理效能、精簡工廠人力配置。馬仁宏也呼籲,對於新時代的產業發展各界需要「打群架」,持續建立合作默契,而進一步有實作的合作平台可以一直累積互動經驗,才能有共同發展的產業未來。
友嘉攻美 瞄準航太、汽車
儘管工具機業者普遍認為,美國工具機市場尚無明顯復甦跡象,不過12日登場的兩年一度美國芝加哥工具機展,依舊是僅次於歐洲的全球第2大工具機展,友嘉集團、日本MAZKA、DMG-MORI、發那科及德國西門子等大廠都視為是搶攻美國市場最佳舞台。
尤其展前全球已有11.6萬名買主登記看展,大多數買主都希望因應工業4.0,能為工廠設備從工業3.0升級,大部分都是添購新產品或新製程,全球各大工具機廠都是精銳盡出,這次展出機台都以智慧自動化、複合化、整廠整線搭載機械手臂或機械人的解決方案為主軸。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也瞄準美國航太及汽車產業,整合旗下德國MAG、Modul等10多家公司參加12日登場的芝加哥工具機展,攤位居全球參展廠商之冠,並訂出6天展期接單1億美元目標。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這幾年透過併購,持續擴張工具機事業版圖,躍升為全球最大加工中心廠及全球第3大工具機集團,今年又新增義大利以生產磨床為主的IMT集團旗下4家公司,及義大利IMAS工具機廠主要生產多軸機;之後還有日本1家已簽約但未公布的工具機大廠,全球現有35個品牌、54個生產基地,朱志洋雄心勃勃計畫在3至5年內,超越德國DMG與日本DMG-MORI、MAZAK,躍升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
朱志洋指出,友嘉工具機事業群展前陸續接獲大陸汽車業、美國及歐洲航太等產業訂單,大陸新增訂單1.2億美元、美國3億美元、歐洲6億美元,目前在手訂單超過10億美元。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這次整合台灣的友嘉、台灣麗偉、德國MAG、Fuller Fille、Modul、瑞士Piffner、美國SMS及韓國DMC等10多家公司芝加哥工具機展,參展攤位面積近3,000平方米,規模居全球參展廠商之冠,並鎖定汽車、航太兩大產業開拓訂單,訂出6天展期接單1億美元目標。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針對3C產業所開發的智慧自動化整廠整線,係由友嘉集團旗下友嘉實業主導,與德國西門子自動化部門、德國機器人大廠KUKA攜手合作開發。
汽車產業自動化整廠整線則由友嘉集團與日本發那科、美國ROCKWELL洛克威爾自動化攜手合作,針對汽車產業開發,結合機器人、物聯網及大數據的汽車智慧自動化無人生產線。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指出,台中精機、東台、程泰集團旗下程泰、亞崴、永進、遠東機械、上銀、福裕、陸聯精密及油機等工具機廠及零件業者,報名參展廠商達102家,比上屆成長2成。
此外,自動化與複合加工設備,是今年美國芝加哥工具機展會中最受矚目的焦點,參展工具機大廠今年加強展出五軸加工中心機、車銑複合車床、立式加工中心機與高速雕銑加工機等高階機種與自動化生產設備。
友嘉 躍全球最大汽車設備商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23)日表示,友嘉集團已完成併購德國MAG集團汽車事業部門4家工具機廠,及瑞士PFIFFNER工具機廠,年營收增加7億美元,躍升為全球最大汽車設備供應商,並躋身為全球前三大工具機集團。友嘉計畫年底至明年初再併購1家美國、4家義大利工具機廠,可望再增添近2億美元營收。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除積極整合工具機事業,規畫2018年返台上市外,為2020年營收達新台幣2千億元,超越DMG-MORI、MAZAK兩家勁敵,躍升為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鋪路,規畫今年斥資2億美元以上,再併購5家以上工具機廠。
朱志洋昨日表示,友嘉集團繼2年前買下MAG集團工業部門6家公司,年營收增加近2億歐元之後,也甫完成併購MAG集團汽車部門CROSS-HELLER、MAG、LAM及E-cello-O等4家公司,在美國、德國、匈牙利及印度等地總計8個工具機廠,主要客戶為德國賓士、寶馬、奧迪、福斯、英國勞斯萊斯、賓利、LAND ROVER、義大利法拉利、美國GM、福特及克萊斯勒等汽車大廠,提供汽柴油轎車、卡車引擎、齒輪變速箱及曲軸等關鍵零組件生產設備,其中引擎設備全球市占率30%、曲軸全球市占率35%、齒輪市占率25%,年營收6億美元。
友嘉集團併購MAG集團汽車事業後,已躍升為全球最大汽車設備供應商,目前完成簽約及支付訂單,只等美、德等國確認有無違反托拉斯法令。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6月也完成併購1家瑞士PFIFFNER生產多軸工具機廠,也是用在汽車產業,主要客戶也是歐洲及美國汽車廠,年營收6.5億美元,加上韓國在年初核准友嘉集團併購DMC案,友嘉集團今年透過併購MAG集團4家汽車事業公司、瑞士PFIFFNER,年營收增加7億美元。友嘉集團原在全球工具機集團排名第9或10名,現攀升至前三大工具機集團,僅次於DMG-MORI、MAZAK。
友嘉整合海外 回台上市
喊出2020年工具機事業力拚千億營收規模的友嘉集團,將啟動國內工具機業首見的超級上市案,友嘉總裁朱志洋昨(6)日與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簽訂輔導契約,預計2016年下半年登錄興櫃,2017年掛牌上市,估計規模及市值將超過現有上市櫃工具機廠總和。
朱志洋勾勒2020年集團整體營收規模至少2,000億元、其中工具機事業1,000億元的發展藍圖;並規劃友嘉集團在2017年,能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公司之姿在台上市。友嘉原規劃成立友嘉控股進行整合,涵蓋旗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義大利、印度、大陸及台灣等地的工具機品牌,但凱基證券認為,以海外控股公司返台上市曠日廢時,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決議改以友嘉實業為主體推動上市。
朱志洋表示,友嘉將是首家整合海外工具機品牌,從研發、設計、製造及行銷都整合在一起的工具機廠,上市規模將超過亞崴、程泰、喬福、東台、高鋒、福裕、協易機械及台灣瀧澤科技等八家上市櫃工具機公司。
朱志洋指出,友嘉基於市場考量,今年併購韓國DMC工具機廠、剛與COSMOS合資雙方持股5成在印度成立FELLER COSMOS,明年開始生產磨床、加工中心及車床,預計每月生產40台。明後年也會在土耳其、俄羅斯及巴西等地設廠。友嘉集團去年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6家工具機廠成功改造後,明年德國預計成長30%,義大利成長25%,美國景氣還不錯,美國SMC明年業績成長15%;台灣明年業績會大爆發,至少成長30%,明年大陸業績成長5成、日本成長2倍,2015年友嘉集團全球工具機事業營收會從今年450億元攀升至500億元以上。
公司簡介
友嘉實業集團(FFG)創立於1979年,以誠信負責、永續經營的理念為創業宗旨,以技術領先、品質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成立4個事業群:(1)工具機事業群。(2)PCB事業群。(3)產業設備事業群。(4)綠能事業群。產品涵蓋數控機床、電動工具及設備、堆高機、建設機械、電梯設備、停車設備、氣動工具、印刷電路板和LCD TV、LCD顯示器、太陽能導電膠、LED照明、鎂合金加工、LED/TP/PCB電子檢測設備等產品;在全球設有74家生產基地及營銷據點,分佈於海內外,相互合作,形成內部網路發揮集團資源共享之綜效。從代理商轉型為製造商,由傳統工業進入高科技產業,使友嘉實業集團不僅在管理和技術上更上一層,進而使產品和服務的品質達到國際水準。
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成長和經營全球化策略的實施,友嘉集團於1993年在浙江杭州蕭山投資設立第一家獨資企業-杭州友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數控機床和立體停車設備、堆高機的生產經營。成立十九年來,承蒙政府機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援與關懷,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友佳穩健發展、茁壯成長,目前已成為大陸外資企業中最具規模的全功能數控機床製造廠、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及蕭山開發區十大貢獻型企業。為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集團又相繼規劃建設友嘉(下沙)、友嘉(江東)科技工業園區。下沙科技園區目前已建成投產,所轄杭州友高、杭州友華等總投資已達1.35億美元,其產品龍門、臥式、五軸加工中心等大型工具機(Machine Tools)及堆高機等工程機械均為國家鼓勵之產業。
|
||||||||||||||||||||||||||||||||||||||||||||||||||||||||||||||||||||||||||||||||||||||||||||||||||||||
|
歡迎直接來電~0917-559-001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